(报告出品方:德邦证券)

1. 国内轮胎行业第一梯队,海外市场带动业绩高增长

1.1. 国内首家上市民营轮胎企业,布局全球化供应链网络

公司是国内轮胎行业第一梯队,收入规模位居行业前三。公司成立于 2002 年,是行业内集轮胎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头部企业之一,同时也是 国内首家集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管理模式于一体的信息化生产 示范基地。2011 年,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是国内首家上市的民营轮胎企业。 2016 年,世界最大吋级巨型轮胎成功下线。2019 年,公司与一汽集团共同投资 建设的华东(东营)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成功奠基。同年年底,与固铂合资建设 的 ACTR 工厂也顺利投产。2021 年,公司拟投资 22.90 亿元建设柬埔寨年产 900 万条半钢胎项目。

产品覆盖全面,定位全球市场。公司的轮胎产品主要分为半钢子午线轮胎、 全钢子午线轮胎和非公路轮胎,广泛应用于轿车、轻型载重汽车、大型客车、货 车、工程机械、特种车辆等领域。目前公司拥有赛轮、锐科途、路极、黑鹰和迈 驰五大品牌,多层级的品牌体系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加速海内外基地建设,布局完善全球化供应链网络。生产基地方面,公司在 国内拥有青岛、东营、沈阳、潍坊四个生产基地,海外拥有越南和柬埔寨(在建) 两个生产基地,其中越南工厂近几年快速发展,已成为公司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 重要手段。营销网络方面,目前已形成了以北美、亚洲、欧洲等地的销售公司和 服务中心为重点,其他地区的销售代表处为辅助的全球营销体系,产品已出口至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各生产基地产能快速有序投放,产能利用率较高。2020 年,公司全钢胎和半 钢胎产能分别增加 150 万条/年,非公路轮胎产能增加 0.3 万吨/年。目前公司拥有 全钢胎产能 750 万条/年、半钢胎产能 4150 万条/年和非公路轮胎 7.3 万吨/年。海 外工厂的产能利用率较高,其中 2020 年越南工厂的半钢胎和全钢胎的产能利用 率分别为 95.36%和 95.79%,ACTR 工厂的全钢胎的产能利用率为 93.81%。

1.2. 董事长袁仲雪终成实控人,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公司定增完成,董事长袁仲雪成为公司实控人。2020 年 11 月,公司发布公 告称,董事长袁仲雪通过受让原股东杜玉岱、延万华的股份及表决权的方式成为 公司的新实际控制人。2021 年 3 月,公司完成 12.27 亿元的定增募资,实际控制 人袁仲雪直接持有公司 7.16%的股份,并通过瑞元鼎实、青岛煜明及其一致行动 人合计持有公司 27.04%的股份,较 2020 年末合计持有 21.06%的股份提升 5.98pct。董事长袁仲雪控制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推动公司长期平稳发展。目前公司发布了两次股权激励 计划,其中第一次激励计划已解锁两期,第二次激励计划一期解锁条件已成就。 公司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对公司核心人员的激励,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有效统一 激励对象和公司及公司股东的利益。

1.3. 海外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利润率创历史新高

公司业绩稳步增长,成长性良好。受益于下游汽车市场的发展和公司自身产 能的快速扩张,以及越南工厂自投产后盈利能力逐渐提升,公司营业收入从 2011 年的 63.90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154.05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 10.3%。2020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4.91 亿元,同比增长 24.8%。2021Q1 公司业绩表现 亮眼,实现营业收入 41.49 亿元,同比增长 28.2%;实现归母净利润 4.00 亿元, 同比增长 47.1%。考虑到公司的扩产速度和海外双基地布局优势,公司业绩有望 持续快速增长。

利润率再创新高,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公司轮胎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不断提 升,加上主要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持续改善。2020 年 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27.21%和 9.87%,均创历史新高,分别同比增加 1.35pct 和 2.00pct。轮胎产品是公司业务最重要的板块,2020 年该板块毛利贡献 占比为 98%。

海外市场是公司重要的盈利来源。自上市以来,公司主营业务重心逐渐转向 国外市场。2020 年,公司主营业务的国外毛利为 34.15 亿元,占比从 2011 年的 54.57%上升至 82.84%;国内毛利为 7.08 亿元,占比为 17.16%。国外业务的毛 利率也一直高于国内业务,2020 年国外业务的毛利率为 31.16%,高于同期国内 业务的毛利率 12.29pct。

财务费用率控制良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随着公司建立全球化销售网络和 重视品牌营销,其销售费用率从 2011 年的 1.83%上升至 2020 年的 5.16%。 2019-2020 年,因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管理费用率有所提高。公司的财务费用率 一直稳定在2%左右。公司持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2020年研发费用为3.48亿元, 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2.26%。

2. 持续抢占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场,“双反”影响最小

2.1. 全球:三巨头市场份额明显下滑,中国企业快速崛起

全球轮胎是万亿级赛道。近 20 年来,全球轮胎市场规模从 2000 年的 699 亿 美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1670 亿美元。受汽车市场较为低迷的影响,2016-2019 年 全球轮胎市场规模增长缓慢,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41%。据米其林预测,未来西 欧、北美等成熟市场的需求增速将保持在 2%左右,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 需求增速则将保持在 2%-4%。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将为轮胎行业注入 新的发展动力。

受疫情影响,全球各地区轮胎需求有所下降。在配套市场方面,2020 年全球 乘用车及轻卡的配套轮胎消费量为 3.51 亿条,同比下降 17%,其中中国市场受下 半年汽车市场的提振,2020 年的轮胎消费量为 1.12 亿条,同比下降 4%,而其余 地区的下跌幅度均超 15%。在替换市场方面,全球各地区的替换需求自下半年开 始逐渐恢复,2020 年全球乘用车及轻卡的替换轮胎消费量为 10.20 亿条,同比下 降 11%,其中北美、西欧和中欧、中国市场的替换轮胎消费量为 2.86 亿条、2.81 亿条、1.27 亿条,分别同比下降 9%、11%、6%。

三巨头市场份额明显下滑,中国企业快速崛起。2000 年,轮胎三巨头普利司 通、米其林和固特异占据着全球轮胎市场的半壁江山,市占率为 56.8%,大陆、 倍耐力等第二梯队的企业占据着 21.0%的市场份额,而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仅为5.1%。经过十几年的快速成长,中国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9 年,中国企 业的销售额达 312.8 亿美元,占全球销售额的比例上升至 19.2%,而三巨头的市 场份额下滑至 37.7%,较 2000 年下滑 19.1pct。

2.2. 美国:全球最大的轮胎消费市场,国际轮胎制造商群集

2.2.1. 市场成熟度高,轿车轮胎是最大细分市场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轮胎消费市场。2020 年,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北美地区的 轮胎消费量为 3.8 亿条,占全球轮胎总消费量 15.8 亿条的 24.0%,是全球最大的 轮胎消费市场。北美轮胎市场以替换为主,替换占比超过 80%。受疫情影响,2020 年美国替换轮胎市场销售额下跌至 400 亿美元,同比下降 7.41%。在各细分市场 中,轿车轮胎和轻型载重汽车轮胎的替换需求下滑较明显,2020 年轿车轮胎销售 额为256亿美元,同比下降9.22%;轻型载重汽车轮胎54亿美元,同比下降5.26%。 载重汽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和农业轮胎替换市场的销售额分别为 69 亿美元、17 亿美元和 5.95 亿美元。

疫情重创下,美国替换和配套消费量双双下滑。替换市场方面,2020 年美国 市场的消费量为 2.52 亿条,同比下降 8.08%,但美国市场占全球替换市场的比例 依旧维持在 20%以上,达 21.35%。配套市场方面,2020 年美国市场的消费量为 0.46 亿条,同比下降 2.05%,占全球配套市场的比例为 11.45%。

分车型来看,轿车轮胎是最大的细分市场。替换市场方面,2020 年轿车替换 轮胎出货量为 2.03 亿条,占总出货量的 80.56%,轻型载重汽车和中/中型载重汽车的替换轮胎出货量分别为 0.30 亿条和 0.19 亿条,占比分别为 12.09%和 7.36%。 配套市场方面,2020 年轿车配套轮胎出货量最大,为 0.36 亿条,占总出货量 79.21%,其次是轻型载重汽车和中/中型载重汽车的替换轮胎,出货量分别为 500 万条和 450 万条。

2.2.2. 轻卡发展推动大尺寸轮胎需求快速增长,高性能轮胎是新发展方向

美国轻卡市场蓬勃发展,已成为主流车型。近年来,美国轻卡的保有量逐年 稳步增长,其保有量从 2009 年的 501.5 万辆上升至 2018 年的 1168.2 万辆,CAGR 达 9.85%,轻卡保有量占美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比例也从 2009 年的 47.42%攀升至 2018 年的 66.29%。而轿车保有量则在 2014 年达到 755.4 万辆后开始缓慢下降, 2018 年轿车的保有量为 542.9 万辆,较 2014 年下降 28.13%。

全球来看,北美是大尺寸轮胎发展最为成熟的市场。美国轻卡汽车的畅销带 动大尺寸轮胎的需求快速增长,2020 年,17 寸轮胎在北美替换市场的市占率达 32%,其次是 16 寸、18 寸的轮胎,市场份额分别为 26.1%和 16.6%。分地区来 看,2020 年北美市场 17 寸及以上的大尺寸轮胎占比最大,为 63.3%,远远高于 全球平均水平 38.6%。

17 寸 轮 胎 是 美 国 轿 车 和 轻 卡 替 换 轮 胎 的 主 流 产 品 。 225/65R17 和 LT265/70R17 分别是 2020 年美国轿车和轻卡替换轮胎市场中最畅销的规格,市 占率分别为 5.1%和 9.6%。此外,在这 2 个畅销规格前 10 的榜单中,17 寸及以 上的大尺寸轮胎均已占据 7 席,表现强势,有望继续占据更多的席位和市场份额。

高性能轮胎是继大尺寸轮胎后的又一发展方向。近几年,美国高性能轮胎在 配套和替换市场中均保持强劲增长。速度级别为 H 的配套轮胎需求在 9 年内翻了 2 倍多,从 2010 年的 590 万条增加至 2018 年的 1660 万条,CAGR 达 13.8%; 替换轮胎需求从2010年的3020万条增加至2018年的5260万条,CAGR为7.2%。 速度级别为 V 和 W/Y 的轮胎基数相对较小,但需求增长速度很快。同时,高性能 轮胎占美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也稳步上升,2020 年在配套和替换市场的市占率分 别为 60.2%和 49.4%。

2.2.3. 全球顶级胎企同台竞技,中国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美国轮胎行业集中度较高,国际巨头市占率有所下滑。以普利司通、固特异 和米其林为首的国际知名轮胎厂商仍牢牢把握着美国替换市场,但随着新品牌的 不断进入,传统巨头的市占率有所下降。2020 年,美国替换市场的 CR3/CR5/CR10 分别为 33.5%/43.0%/61.0%,较 2018 年分别下降 2.0pct/2.0pct/3.0pct。

中国企业快速进军美国市场。赛轮轮胎是国内较早进入美国轿车替换轮胎市 场的企业,2020 年赛轮轮胎市占率达 2%。同时,在美国轿车替换轮胎市场中市 占率达到 1%的中国企业从 2014 年的 1 家增加至 2020 年的 4 家,且市占率增长 较快,从 2014 年的 1%上升至 2020 年的 5.5%。

在 2020 年轻型载重汽车替换胎市场上,国内的赛轮轮胎、正新橡胶和建大 轮胎分别占据着 2%、2%和 1.5%的的市场份额。在中型/重型载重汽车替换胎市 场上,双钱轮胎、赛轮轮胎和三角轮胎分别占据着 5%、2%和 1%的市场份额。 赛轮轮胎在 3 种车型的替换轮胎市场中都占据着一席之地。

美国轮胎市场聚集众多全球顶级胎企。米其林、普利司通、德国大陆、通伊 欧、优科豪马等轮胎企业先后在美国投资建厂,同时美国本土还有固特异和固铂 这样的全球领先轮胎企业。截至 2020 年底,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三家在 美国建设的工厂已达 33 个,轮胎日产能分别为 22.9 万条、12.9 万条和 17.4 万条, 占美国市场总产能的 69.94%,占北美市场总产能的 54.68%。考虑到东南亚等地的轮胎也源源不断地销往美国,美国已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轮胎市场之一。

销售渠道是抢占市场的关键竞争手段。除了不断建厂扩充生产能力外,轮胎 制造商通过增加店铺数量和经销商来扩大销售市场覆盖面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截至 2020 年底,德国大陆、米其林和百路驰是美国市场中拥有店铺数量最多的 3 家企业,轮胎店铺数量分别为 6855 家、6637 家和 5956 家,较 2017 年分别增加 66.42%、23.34%和 15.83%。在经销商方面,米其林是拥有经销商数量最多的企 业,其数量稳定在 80 家左右,其次是百路驰和普利司通。

胎企强强联手,期望获得更大的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2018 年,米其林从美国住友收购了 TBC 50%的股份,此举将米其林超过 85 个轮胎中心(Tci)的配送 中心与 TBC 的 59 个轮胎配送中心结合起来,使米其林和住友成为第二大轮胎批 发商。同年,普利司通和固特异成立合资公司 TireHub,该公司于 2019 年进入明 尼苏达州和南卡罗来纳州 2 个新市场。2019 年,固特异通过收购 Raben 轮胎公 司,获得了 9 家零售专卖店、10 家商业专卖店、11 家零售/商业综合商店、3 家 翻新工厂和 2 家批发分销渠道。轮胎企业间的合作实现了经销、市场覆盖面和服 务速度三者的有机结合,巩固增强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2.2.4. 美国“双反”终裁落地,赛轮越南税率最低

多次关税打压下,中国企业逐渐减少直接从本土出口至美国的轮胎。2007 年, 美国对中国轮胎发起第一次反倾销调查。2009 年,美国对中国轿车胎和轻卡轮胎 实施“双反”,自此中国本土出口至美国的轮胎数量直线下滑。2020 年,中国出 口至美国的乘用车胎仅为 280 万条,较 2014 年的 6050 万条下降 95.4%;中国出 口至美国的载重轮胎为 110 万条,较 2015 年的 940 万条下降 88.3%。

中国轮胎企业通过在东南亚建厂重新进入美国市场。面对美国市场这块巨大 的蛋糕,中国企业选择将产能转移至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不仅有 效规避了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还降低了原料成本、用工成本和物流运输成本。 赛轮轮胎选择在越南和柬埔寨投资建厂,中策橡胶、玲珑轮胎和森麒麟等则将建 厂地址选在泰国。

东南亚地区是美国最主要的轮胎进口来源地。近几年,泰国稳居美国进口乘 用车轮胎首位。2020 年,美国从泰国进口乘用车轮胎 4270 万条,同比下降 5.1%; 从越南和中国台湾进口的乘用车轮胎分别增加 1310 万条和 960 万条,增幅分别 为 8.3%和 5.5%,其他国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8-2020 年间,泰国、越南和中国台湾三地出口至美国的轮胎金额均有所 增长。2020 年,三地出口至美国的轮胎价值分别为 19.77 亿美元、5.42 亿美元和 4.38 亿美元。而韩国出口至美国的轮胎价值则连续三年下降,2020 年韩国出口轮 胎的金额为 9.72 亿美元,较 2018 年的 19.19 亿美元下降了 49.35%。

东南亚双反终裁落地,赛轮越南税率最低。2021 年 5 月 24 日,美国商务部 公布了对来自泰国、越南、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乘用车和轻卡轮胎的反倾销税率的 最终裁定,其中玲珑轮胎的反倾销税率为 21.09%,森麒麟的反倾销税率为 17.08%, 而赛轮的越南工厂维持 0%的反倾销税率,仅有 6.23%的反补贴税率,是综合税 率最低的海外工厂。

2.3. 中国: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新能源汽车有望催生巨大需求

中国轮胎行业发展迅猛。作为汽车的上游行业,中国轮胎行业随着汽车产业 的发展而快速成长,已经成为全球轮胎最大的生产国。2019 年,中国轮胎总产量为 6.52 亿条,2005-2019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7.09%,其中全钢胎产量为 1.32 亿条,半钢胎产量为 4.84 亿条,斜交胎产量为 0.36 亿条。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 轮胎分会预测,2021 年国内轮胎产量同比有望增长 3%以上。

落后产能持续淘汰,国内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小组 发布的数据,2020 年,山东省 65 家轮胎企业共计退出 1732 万条斜交胎产能, 并计划到 2022 年继续淘汰 3117 万条落后产能。纳入统计部门监测的轮胎企业数 量也从 2012 年的 537 家下降至 2019 年的 230 家。国内轮胎行业的集中度也逐 步提升,2019 年的 CR3、CR5 和 CR10 分别为 28.08%、37.85%和 55.23%。未 来落后产能退出与头部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都将加速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中国轮胎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截至 2020 年,国内汽车保有量已达 2.81 亿辆,同比增长 8.08%。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 新能源汽车市场,截至 2021Q1,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 551 万辆。根据《新 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1-2025)》,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要达到汽车 新车销量的 20%。考虑到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较低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巨大潜力, 国内轮胎需求将继续攀升。

3. 综合实力强劲,产能扩张助力公司快速发展

3.1. 前瞻性布局海外基地,扩产速度位于行业前列

公司扩产步伐不停,2023 年轮胎总产能将突破 8000 万条/年。截至 2020 年, 公司在国内青岛、东营、沈阳,以及国外越南和 ACTR 共 5 个生产基地拥有全钢 胎 750 万条/年、半钢胎 4150 万条/年和非公路轮胎 7.3 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同时, 公司在建全钢胎产能 710 万条/年、半钢胎产能 2650 万条/年和非公路轮胎 8.7 万 吨/年,其产能将于 2021-2023 年间逐步释放,届时公司轮胎总产能有望突破 8000 万条/年。

1、国外生产基地

公司是国内轮胎行业中最早在海外设立生产工厂的企业,这一前瞻性的战略 布局有效规避了国际贸易壁垒对国内出口业务的影响,也让公司率先享受到海外 建厂的红利。

越南工厂快速发展,盈利能力提升明显。2012 年,公司投资 9500 万美元的 第一个海外基地越南工厂建成。自 2013 年一期项目投产后,越南工厂不断增资 提升各产品的产能,促进海外业务的拓展。2020 年,越南工厂实现营收 50.32 亿 元,占公司总营收的 32.66%;实现归母净利润 13.59 亿元,占公司总净利润的 89.34%,已成为公司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2021 年 1 月,公司拟投资 30.11 亿元建设越南三期项目,其产品包括全钢胎 100 万条/年、半钢胎 500 万条/年和非公路轮胎 5 万吨/年。 未来公司将继续利用越南的橡胶等原材料供应优势和当地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政 策,进一步满足欧美市场的产品需求,推动业绩迈向新台阶。

积极布局海外基地,继续扩大海外基地产能。2018 年,公司与北美第二大轮 胎制造企业固铂在越南设立合资公司 ACTR,其中公司通过赛轮(越南)持有 65% 的股权。2020 年,ACTR 年产 240 万条全钢胎项目已投产 120 万条,预计 2021 年将全部达产。

此外,公司于 2021 年 3 月确定在柬埔寨投资建设第二个海外工厂,规划半 钢胎产能 500 万条/年。2021 年 5 月 31 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对柬埔寨项目追加 投资 11.21 亿元,总投资额达 22.90 亿元,规划产能也提升至 900 万条/年。公司 海外扩张的速度一直走在行业前列,越南和柬埔寨双基地的布局不仅可以更好地 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增强公司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还进一步提升公司国际化 运营优势并扩大市占率。

2、国内生产基地

公司在加码布局海外基地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国内生产基地的产品结构和 提升产能规模。自 2020 年,公司就陆续启动了东营、沈阳工厂的扩建项目。

2020 年 2 月,东营工厂高性能半钢子午胎扩建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全部达 产后,可实现年产 2700 万条半钢胎的产能规模,届时东营工厂将成为全球最大 的高性能半钢胎单体生产基地,并满足公司中高端配套市场的布局需求。2020 年 3 月,沈阳工厂 300 万条高性能智能化全钢胎项目开工建设,短短 230 余天就实 现投产,待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 500 万套全钢胎的产能规模。2021 年初,公 司接管安驰轮胎后,增加投资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该项目预计于 2021 年完工, 并形成年产 120 万条全钢胎和 500 万条半钢胎的生产能力。

3.2. 联手中国一汽,打造世界级汽车试验场

公司与中国一汽合作打造国内首家提供全面智能网联出行服务的试验场。华 东(东营)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由中国一汽和赛轮集团共同发起建设,总投资 28 亿元,规划占地 9000 余亩,定位为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全数字化的生态 化试验场。试验场试验设施包括智能网联测试区(含封闭/半封闭/开放道路测试区)、 综合性能测试区、试验室测试区等,能够为汽车、轮胎及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全 方位的研发测试业务。2019 年 11 月,华东(东营)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的奠基 仪式在山东东营市举行,一期预计于 2023 年初投入使用运营。

智能网联技术是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且投 入使用的主要汽车试验场有 24 家,在建的汽车试验场超 6 家。公司和中国一汽达 成战略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整车领域、轮胎及零部件领域的优势,把华东(东 营)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打造成国内首个智能网联研发功能性试验场及首个可利 用面积最大的汽车试验场。公司率先布局智能网联,有利推动公司更高质量发展。

3.3. 聚焦提升品牌影响力,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明确品牌运营战略,有效扩大产品的溢价空间。公司围绕“做一条好轮胎” 的使命,形成了以“赛轮”品牌为核心,其他品牌为辅助的多品牌协同发展的品 牌结构。2018 年公司与固铂合资建立 ACTR,公司可通过固铂已有的渠道进行销 售,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持续聚焦品牌建设,塑造一流品牌形象。公司在传统体育赛事、汽车赛事、 数字营销等领域进行积极探索,通过携手西甲瓦伦西亚、英超西汉姆联足球俱乐部,扩大全球品牌知名度;通过参加 FIA IDC、D1GP、CDC、DCGP、环塔、丝 绸之路大越野等全球著名汽车赛事,改善产品品质,提升产品极端性能;研发赛 轮通商、赛轮店管家 APP,利用数字营销赋能渠道,拉近品牌与消费者距离;积 极参加国内外各大行业会展,提高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长期对品牌的深耕与打造,实现品牌价值的快速跃升。公司连续 4 年入围由 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 2020 年“中国 500 最具价值品牌”榜单,2020 年的品牌 价值为 508.72 亿元,较 2019 年增长 106 亿元,增幅达 26%。同时,2020 年公 司再次上榜“亚洲品牌 500 强榜单”,排名从 2019 年的第 386 位跃升至第 342 位。

3.4. 非公路轮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非公路轮胎在产品、工艺、材质和性能方面与轿车、卡客车轮胎都有着极大 的差异,由于非公路轮胎主要用于建筑和采矿等没有道路的场所的大型机械,因 此非公路轮胎对于耐磨性、耐切割性、耐刺扎性、稳定性和牵引性等性能有着苛 刻的要求,非其研发制造难度令众多轮胎企业望而却步,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 特异等在该领域长期占据着绝对领导地位。

作为非公路轮胎的后起之秀,公司在非公路轮胎制造方面发展迅猛。2009 年公司第一条全钢子午线巨胎试制成功。2015 年,公司在越南投资建立非公路轮胎 生产基地,将越南作为特种胎重点发展市场。2016 年,全球最大吋级的 53/80R63 轮胎下线,公司成功打破国外对巨型轮胎的技术垄断。目前公司共规划非公路轮 胎产能 16 万吨/年,其中青岛工厂 6 万吨/年,越南工厂 10 万吨/年。截至 2020 年底,青岛工厂非公路轮胎产能为 3.7 万吨/年,越南工厂非公路轮胎产能为 3.6 万吨/年,其余产能将于 2021-2023 年有序释放。

公司旗下品牌迈驰致力于研发生产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特种胎产品,产品 范围已涵盖大型矿用自卸车、建筑工程机械、农机具和林业机械等。目前公司已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卡特彼勒的三大轮胎配套供应商 之一,也是中国大型建筑和工程机械制造商徐工集团、三一重工、北重集团等的 优质供应商,并在 2017 年对卡特彼勒的配套服务中,实现了“产品质量零缺陷” 和“交货零延误”的双满分成绩。

公司生产的巨型轮胎成功配套神华国际。2019 年 4 月,公司成为神华国际 “MT5500 矿用卡车 59/80R63 轮胎研制与应用”项目中标人,轮胎研发成功后 优先为神华国际供货。MT5500 矿用卡车是目前世界上装载量最大的矿用车,车 辆自重在 200 余吨,载重后总重约在 550 吨左右,强大的载重负荷对轮胎的要求 尤其苛刻,不但在抗切割、强耐磨、耐冲击等方面有着极高的技术标准,在散热 性、耐扎刺和高 TKPH 方面对配方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与神华国际的战略合作 标志着公司已经打破国外对高端超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的垄断。公司已为国内近 20 个及国外 30 多个国家的矿山提供配套服务,其研发实力得到广泛认可。

非公路轮胎直接受宏观经济和下游采矿和建筑设备需求的影响。据中国工程 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19 年中国汽车起重机的销量为 4.24 万辆,装载机的销量 为 11.56 万辆。中国工业机械行业的持续向好,将带动与之配套的各类非公路轮 胎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高效的服务网络有望赢得 更多的工程机械厂商的认可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详见报告原文。